博友阁

不总说真话 与主流保持距离

Wednesday, April 06, 2016

在投行如何协调临时性笔译项目

今早在茶水间,我偶遇相熟的同事。我问起上次翻译项目的反馈,对方答曰:德国客户挺满意的。

说说这个项目的背景,也许对大家有一定借鉴意义。

大约两月前,公司法务总监找我:说公司某最赚钱的业务部门(投行术语“前台部门”,跟reception没半毛钱关系)有个约20万字的中翻英项目。问我该如何处理?

翻译这工种在一般公司都属成本中心:在投行更是如此。但眼前有这么个急活,公司内部缺人手。该部门(以下简称F部)又因保密原因不愿把文档直接发给翻译公司。怎么办?

我说:BPO(商业流程外包)。
BPO说穿了很简单:让第三方机构派遣人员到我司现场工作。一方面,便于管理和沟通;另一方面,这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在其他投行也很常见。

当然,理念很简单。在执行层面,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。

首当其冲的,是合规问题。F部向合规部提申请时,合规部最终同意第三方人员进驻我司工作;但限定在会客室,而更便于沟通的F部办公室,以防泄密;还有其他许多小问题,这里不赘述。


其次是企业服务部,该部门需给这些人员办门禁卡(规定这些非我司员工能去哪里、不能去哪里);第三是IT部,需要给这些人员配备公司电脑,同时限制其不得使用邮箱(防止机密外泄)。通过设立共享文件夹,方便存取资料。

第三自然是F部内部需要有专人与翻译供应商及其派遣的译员对接。

我的角色则是协调。一方面,供应商本身并不了解投行的条条框框;尤其是合规方面和电脑使用方面的规定;另一方面,我们内部的同事对翻译供应商如何工作、需要哪些支持也知之甚少。


好在我之前有在瑞银工作的经验;而瑞银是BPO大户,很多部门都有一个甚至多个供应商派遣人员在现场工作。


至于译员的选择,供应商先是筛选出认为合适的人员;我通过巧妙设计,让这些译员在接受CAT工具培训的同时(至于什么是CAT工具,请参加我的这个回答),很自然地就展现出各自的语言水平、计算机使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。而这些素质,绝非一次标准化的笔试就能体现出的。


由于项目压力较大,经过磨合后大家很快就进入状态。我也是第一次得以近距离观察基于CAT工具的中翻英项目是如何开展、又会遇到怎样的问题。总结下来,有几点心得。

1)团队合作非常重要。在协商报价时,我就提出,如果总价固定,建议多派译员到现场。虽然人多也会有问题,但如果始终只有一到两名译员,整个项目对专门译员的依赖性过大;很容易产生问题。须知:这些译员本身也并非供应商的正职员工;再加上是派遣制,人员流动率之大,完全可以预见。

所以最后该项目上放了三名译员。实践证明:其中一人因故没来时,另外两人也能很好地进行衔接、承担额外工作。

2)有效沟通必不可少。在项目组建立初期,我就提到过术语的问题。坦率地说,F部因为都是金融专才,对语言服务领域了解不多,因此也不清楚术语在翻译中的重要性。导致的问题是:第一批文档(约5万字)初稿译出后,F部另一位同事认为术语还有必要修改,因为没有参考他认为最权威的资料来源。这就提醒我们:在项目开展初期,类似术语等——如可能——应严格界定,否则很容易最后返工,浪费时间和精力。

3)欲善事,须有利器。上面提到的CAT工具,具体就是指Trados。有位译员曾告诉我们:他一天最多翻译15000个汉字;何故?重复率很高罢了。

缺乏趁手的工具和高效的工作流程,很难想象一名普通译员能每天翻译万字(中到英)以上。

总结一点:如果您在公司中也遇到类似的问题,不妨跟你的老板或其他stakeholders提两点:BPO和CAT。另外,找对供应商也很关键。警惕那些报价明显过低的供应商——还是那句老话:高价未必优质,但低价肯定劣质。


作者:michael zhang
链接:http://zhuanlan.zhihu.com/p/20034222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